内容分类
副标题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减排承诺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引发世界瞩目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碳中和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其碳排放(碳足迹)的测度和控制对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旅游消费是...
“爱绿行”碳足迹互动机器人,具有碳足迹计算、双碳知识科普功能,为绿色低碳行为提供数据支持,以及语音交互、视频展示、智能讲解、人脸识别、引领导航等功能,适用于旅游景区、度假区、博物馆等各类场所。
一、旅游景区实现碳中和意义“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主线。中国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这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
12月31日,在中国旅游协会的指导下,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出席并致辞,副秘书长佘小殷主持会议。中科天元(北京)城乡规划设计院联合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山海关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寻根长城等长城相关领域63家发起单位和关心热爱长城事业的专家、媒...
近日,北京兴博旅投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低碳旅游基金执委会主任刘霞的文章《碳中和助推文化和旅游业绿色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发表,文旅中国、新浪、搜狐、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等平台的转发分享,以下是文章正文: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的袭来为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至今仍在寒冬中煎熬。摆脱疫情带来的深层次危机,构建更具韧性的旅游业态是当前经济复苏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碳中和浪潮下,经济社会正在...
4月24日,2021第八届中国(临朐)沂山文化节暨沂山未来发展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山东广播电视台举行。全国政协办公厅原巡视员卫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春生、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低碳旅游基金执委会主任刘霞、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王德刚、山东省国欣文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山东文旅景区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季将、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林修功、山东文旅景区投资集团总经理,山东临朐红哨子旅游开发...
“低碳旅游、碳中和”为本次培训班的一大亮点课程,根据专业第三方碳足迹核查机构-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碳足迹计量报告,举办本期培训班在交通出行、住宿、餐饮、消耗品等领域造成的温室气体共计68.92吨二氧化碳当量,由兴博旅(北京)文化发展中心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资进行本次培训班的碳中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在四川省种植5亩碳汇林,抵消培训期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杜永胜理事长为兴博旅(北京...
为广泛普及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倡健康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为“全国低碳日”。零碳创意馆作为低碳节能产品展示、低碳旅游体验平台,长期以来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环保,宣传中国绿色低碳和生态建设的政策与行动,并获得2015年度低碳中国行年度低碳榜样“低碳案例”称号。在公众低碳环保活动方面,零碳创意馆拙政园巡展活动的低碳骑行体验,以及...
“爱绿行”点亮中国旅游景区活动,面向全国旅游景区开展的环保教育科普活动,旨在为景区解决低碳管理、低碳办公、低碳运营等管理办法,倡导广大游客文明出行、践行垃圾分类、参与碳补偿和绿色游览等理念,促进景区保护好生态环境。 活动创新:旅游业虽然被称为“无烟工业”,但很多游客和景区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景区环境破坏和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爱绿行”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活动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倡导游...
低碳旅游是一种低碳化的旅游方式,参与低碳旅游活动,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责任。那么在旅行中我们又该如何践行低碳呢?由北京兴博旅规划设计院制作的《百色起义纪念园环保公益动画》,讲述了七军哥、阿果妹在游玩过程中如何践行低碳旅游、保护景区环境的故事,比如旅游过程中携带水杯、践行垃圾分类、选择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等,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低碳旅游形象大使。